发布时间:2023-07-04浏览次数:579
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记者 张文晖)实现“双碳”目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多地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光储直柔”建筑。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当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及努力方向。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的消纳和调配需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挖掘用电侧的调节潜力变得至关重要。
建筑能耗是中国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和建筑工业融合、协同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助力。这其中,“光储直柔”技术不仅能提升建筑能效,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电能替代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是实现建筑减碳的创新手段之一。
什么是“光储直柔”?“光”是指在建筑物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储”是在建筑内布置分布式蓄电以及利用智能充电桩、电动汽车等,使建筑成为一个储能场所;“直”是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配电;“柔”是指使建筑用电系统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记者在示范基地落成现场了解到,此次落成的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可通过完整直流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层面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新增充电桩等关键负载100%的光伏绿电供给,并结合已有光伏发电,帮助整个工厂每年减少577吨的碳排放,由此实现年均13%的减碳目标。随着方案的逐步迭代,未来该示范基地将持续帮助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实现高效用能、清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入华36年来,施耐德电气凭借自身强大的数字化基因,为中国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赋能。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的正式落成,是我们在武汉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创新精神引领行业升级,积极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建筑、工业和城市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立足武汉,辐射全国,在为武汉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智慧力量的同时,助力中国各大产业加速迈向高效和可持续未来。”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落成多个光储直柔建筑,如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2050年前后,我国风电光电的装机容量会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将建筑物变成“充电宝”,能够柔性用电,发挥调节和储能的功能,有望破解电力系统的难题,这也是设计发展“光储直柔”的目的。(完)
中新网保定12月1日电 (吕子豪 班静怡)12月1日,以“投资保定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投资保定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召开。作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截至目前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
12月1日,2023投资保定发展大会现场。班静怡 摄
据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介绍,保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肩负着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历史重任。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营,北京经济活动重心日趋南移,区域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加速重构,为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党晓龙称,今年以来,2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在保定落地,央企在保子公司总数达到254家。目前,该市科技创新平台达5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3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
12月1日,保定城市合伙人发布及授牌仪式现场。班静怡 摄
大会现场,保定市长闫继红围绕该市国际医疗基地、汽车产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数字化应用场景、第三代半导体等主导产业进行推介,并对城市更新、文旅、工业遗址等重点领域招商项目需求清单进行了发布。
此外,大会发布《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96条》及“保定市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包”,并举行保定市首批16个城市合伙人授牌仪式,总投资额595亿元的22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到会并致辞。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发平,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中广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峰,分别做“投资保定”经验分享发言。
保定市是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近年,保定被授予“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及“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名城”等荣誉称号。(完)